做一個讓學生信服的班主任
[2012-11-23] 作者: 來源: 點擊:18203

    我對“信服”的解釋是“信任加服從”。做一個讓學生信服的班主任,就必須讓學生認同我們的觀點,認同我們的行為,從而自覺按你的要求規(guī)范自己的行為。
一、讓學生認同我們的觀點
        每個班主任都有對班級管理的設想。如果學生不認同我們的設想,就會用審視的眼光看我們,用懷疑的心揣度我們:用“走一步,看一步”的行為應付我們。那么,怎么讓學生認同呢?
1、向?qū)W生宣傳、解釋班級管理制度
        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(guī),沒有規(guī)矩,不成方圓,只有遵守一定的規(guī)章制度,才能形成有秩序的內(nèi)外環(huán)境,對于三中這樣一個規(guī)模這么大的學校,必須有相應的較完善的管理措施。學校領導,特別是政教處領導,為了讓班主任更好的,更有權威的管理學生,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,制訂了各項從寢室管理到日常行為規(guī)范一系列的有效措施,這是我們班主任的有力武器,每次開學或是接手新班,我都會在前幾天的晚讀和晚自習上認真地給學生宣讀《三中學生管理條例》的各項內(nèi)容,并且在班上展開討論:如該不該留長發(fā),該不該穿奇裝異服,該不該亂扔亂丟,該不該佩戴出入證。讓每個同學認識到遵守規(guī)矩的重要性,遵守紀律既是公民的責任,也是為了更好的建立合諧社會、合諧集體,更有利于學習和生活。從小事做起,從自己做起,在這段過程中,同學們的認識提高了,又發(fā)動全班學生制訂班級班規(guī),并且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。我班一直住校生多,針對    住校生的特點,又制訂寢室紀律,讓住校學生更安心的投入學習。
二、允許學生犯錯誤
        作為教師,應用發(fā)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,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。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自流,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評和教導,我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法:
1、以理服人
        現(xiàn)在學生有自己的思想,衡量事物的好壞、善惡有自己的尺度和標準,如果我們不能抓住事物的要害,就不會讓學生認同,他們就會與我們理論。所以,對發(fā)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認真分析,找出關鍵所在。比如剛開學時,有一桌男生發(fā)生了矛盾沖突,但是由于事情不大,我也沒太再意,但過不了兩天,其中一個同學來告訴我不想與另一同學同桌了,我問為什么,他說他們互相打起來了,我立即去把另一人喊到辦公室,分別站在辦公桌的兩邊,兩人都很激動,這時我讓他們誰也不說話,保持沉默5分鐘,在這個過程中,我觀察到,兩人的情緒有所平靜,氣也出得均勻了。我才開始問:你們現(xiàn)在是同桌嗎?回答“是”,你們有矛盾嗎?“沒有”你們原來認識嗎?一個說:認識,另一個補充說:我們初中就是同學。當說這話的時候,倆人還互相瞄了兩眼。接著我又慢慢詢問了矛盾的原因,其實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。看到他們態(tài)度有所轉(zhuǎn)變了,又及時的將中學生管理條例中有關打架的處理念了一遍。又給他們講了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。如果你認為你比對手強,絕不是通過拳頭來表現(xiàn)的,打架沒有贏家,不打才占上風,這樣學生心理疏通了,握緊的拳頭也就放下了。最后我又問,這次沖突中誰贏了,誰輸了,下面怎么辦,他倆不好意思起來,一個未曾贏,一個未曾輸,握手言和。
2、以情動人
        我們的班主任都知道用“情”去打動學生,感化學生。但有時,我們也會感到困惑,我們被自己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,哽咽著說不出話來,而我們的學生卻穩(wěn)坐泰山,面帶微笑。這并不是學生的智商有問題,而是學生的情商太低。
我們班主任都有培養(yǎng)學生感情的方法: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、對學生噓寒問暖,經(jīng)常與學生談心等等。但我認為對學生的“情感”也應該張弛有度,在密罐里的人是感受不到糖的甜味的。如:對某些總受漠視的學生,如果我們特別關照他,他會感激涕零,發(fā)奮讀書,這時我們可以持續(xù)關照他。而當他又開始違紀時,我們就可以適當疏遠他,并且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懲罰,對他再次違紀的憤怒。這時,我相信大部分學生都會主動向你道歉。只有讓學生時時感到你的關心、你的存在,讓他們覺得做得不好有可能失去你的友好,他們才會體會師生情感的酸甜苦辣。只有品嘗了酸甜苦辣的情感,學生才會被“情”打動和感化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,不論好中差,我們都有責任去關心他們,幫助他們,理解他們。當他們犯錯了小錯誤時,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;對于大錯,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的規(guī)章制度為依據(jù),先與家長取得聯(lián)系,爭取家長的配合,從而達到學校、家庭齊抓共管的目的?,F(xiàn)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,他們的獨立意識非常強。處于青春期的他們,躁動不安,情緒不穩(wěn),容易陷入迷茫,對外界事物很敏感,很容易走向極端。這時候的他們猶如風雨中的一棵小樹,又猶如波濤洶涌的海面上的一葉扁舟,迫切需要外界的關注和安慰。如果我們老師不寬容,過分苛求,違背生理成長規(guī)律,我想我們的孩子也許就被我們不經(jīng)意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毀了。
學生是活生生的人。他們有思想,有感情,有自己的道德標準。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,就經(jīng)常注意換位思考。學生犯錯心情沮喪時,拍拍他的肩膀,這些無聲的肢體語言有時侯可能要比批評的話語更能催人改正,激人奮進。學生思想出軌時,我基本上都是予以正確的引導,而不是劈頭蓋臉、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批一通,更不會有過激的行為。這樣,我所帶的學生,都能做到主動承認錯誤,積極改正錯誤,并能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以上就是我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體會。在這里與各位有經(jīng)驗的同行一起交流,可能還有很多不周到之處,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積極加以改善和進步。為三中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一份力量。